Monday, 9 April 2012

生活的筆記


在部隊的日子緊湊卻又緩慢,有時帶幾本書、幾本雜誌在難得空暇時讀讀,想從字裡行間中去抓取營區衛哨、拒馬之外那不停運轉世界的氣味。
也許是環境的關係吧,我總是奮力的想在標點符號之間強迫自己去記住那些感興趣、有共鳴的內容,將其小心翼翼的抄寫在筆記本裡。


有次在雜誌上看見一個專欄,一頁頁藍綠色大海環繞的列嶼在眼前翻動,島上無數豪華高級的villa讓人很難想像這是座即將被淹沒的島嶼。

馬爾地夫,一個好熟悉名字,卻很陌生的地方,我仔細地把一張張印刷精美的照片都看過一遍,那裏有設計高明的房間,清澈的大海,乾淨的天空,溫暖的陽光,還有一種「顏色」,很leisure的顏色。

一個字一個字把每一個villa的名字、網址抄下來,最後還在旁邊畫上了Maldives的地圖,好像經過這個「儀式」我就在一個午休的時間繞了Maldives一圈了。


其實類似的想像並不少,在汗流浹背的操課之餘、長官的嚴厲訓話之餘、望著圍牆外呼嘯而過的車流時,我都不停地在腦海中許下:「等我出去後我一定要.....」

那「.....」從「咖啡店坐一下午」替換到「瘋狂地逛夜市」成長到「毫無忌憚的環島一周」到最後甚至演變成「出國當個背包客流浪一個月」;其實想想這看似浪漫的想望到頭來似乎都可能變成未來回頭望時未完成的遺憾(當然喝咖啡跟逛夜市不太可能未完成)。


還有次,我看見「FENDI」出版了一本「THE WHISPERED DIRECTORY OF CRAFTSMANSHIP」的手冊,專門的介紹「義大利製造」,當中不但以字母的順序做排列,還列出了「圖像符號」、「典故」、「文章」、「研究項目」等項次,並且還以「藝術」、「建築」、「設計」、「飲食」、「音樂」、「電影」作為分類,我便將這些細節輔以簡單的插圖記錄起來,想著哪天要是我心有餘且力足的時候也來策畫一本「台灣製造」,記錄所有台灣的創意和文化。

MIT這串字母看起來逐漸地從早期的粗製濫造蛻變成品質保證,我想部分原因可能是世界代工的工作被對岸拿走了,而隨著台灣文創產業的發達,越來越多年輕人、創意工作者、設計師熱衷於在「台灣」這塊文化上做文章,不停地挖掘那些陪伴我們很久但我們卻忽略的事物:布袋戲、捏麵人、牛肉麵、街屋、九把刀、李安、張惠妹.....

MIT指的可以不只是物質上的,同時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也許我們沒有CHANEL、Louis Vuitton這種歷史悠久的精品名店以超過一世紀的招牌做號召,但是我們絕對也有值得讓世界看見地文化等著我們將其包裝分享給世界。


「對照他所講的,如今闖下金融大禍的華爾街禿鷹、當權者、臉書創造者在親近中製造疏離,哪個不是冷靜的癲狂,這時代你不演群魔,哪聽得見草芥的哭聲!?」

不知道在哪段文字裡看見這段敘述,覺得貼切便把它記在角落,時不時地會重複地看上幾遍,思考著,我們的文明似乎進步的太野蠻了;銀行家用文明野蠻的掏空經濟、工程師用文明野蠻的逼迫我們用「發佈」取代交談,但我們卻視其為進步的象徵,絲毫不願走回頭路。


重複地看著這些手抄的文字,時不時的再增加一些新的內容,常常想,在筆下寫出如此感受的人必定是經歷了許多豐富的人生際遇,是他還是她? 生命相對於作者想必就如同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書一般,不論題材新穎或是經典、輕鬆或是詭譎都令人不捨翻到最後一頁,也讓人回味無窮。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